一、什么是PDCA?
PDCA = Plan(计划) - Do(执行) - Check(检查) - Act(处理),由戴明博士提出,被称为“管理四步曲”。它把复杂问题切片、量化、闭环,是ISO 9001、精益生产、六西格玛的底层逻辑,更是企业从“经验驱动”走向“数据驱动”的更短路径。
二、四步拆解:一个案例看懂全过程
场景:电商仓库拣货错误率高
1.Plan(计划)
目标:3个月内错误率下降50%
方法:5W2H + 鱼骨图→锁定“灯光暗+无复核”
2.Do(执行)
动作:①增灯光拣货区;②扫码复核;③每日记录错误数
范围:只在一个库区试点,避免“大爆炸”
3.Check(检查)
数据:4周错误率下降未达目标
原因:灯光亮度仍不足,扫码枪电池老化
4.Act(处理)
标准化:①亮度标准写进作业指导书;②电池日检表;③全仓库推广
新目标:把“电池管理”纳入下一轮PDCA
三、PDCA万能公式:任何场景都能套
1.生产节拍慢:Plan设定目标→Do加夹具→Check看节拍→Act标准化+再优化
2.客户投诉多:Plan分类投诉→Do新客服脚本→Check看满意度→Act全渠道推广
3.员工流失高:Plan离职访谈→Do班组长赋能→Check流失率→Act纳入KPI
四、落地三把钥匙
1.数据颗粒度足够小——用“日/小时”替代“月”,问题才暴露;
2.责任人唯一——每个Action都有姓名+日期,避免“集体负责=无人负责”;
3.目视化追踪——把PDCA表贴在现场,红/黄/绿可视化,形成群众监督。
五、常见误区
1.P-D-D-D:只计划不检查,沦为“纸面循环”;
2.一轮根治:复杂问题需多轮迭代,允许螺旋上升;
3.只用在质量——成本、交付、员工士气同样适用。
PDCA不是“质量部专属”,而是“把经验变成资产”的通用引擎。只要你愿意用数据说话,用闭环思维迭代,这个简单的四步循环就能让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里,每天进步1%,持续跑赢对手!